團餐究竟什么時候回歸之前的水平?團團近期和各大團餐企業溝通,這是談及最多的一個話題。
現在,雖然大多地方餐廳已經復業,但疫情還是存在反復,此外,隨著新冠肺炎成為全球性問題,勢必進一步拖累大環境。
越來越多的團餐人認清現實:要恢復沒那么快,接下來是持久戰。但想打贏這場戰斗可不容易。
那么,在這場“持久戰”中,團餐想要恢復元氣,需要經歷幾個階段?
01
“化雪期”:
成本支出增加,咬牙加持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當下行業現狀:即復工但不賺錢階段,就是當下。“眼下是最難受的,因為之前不復工,有些成本可以沒有,但現在復工,因為客流嚴重不足,開業即意味著各項成本回歸,但利潤難以回歸,所以直接造成虧損。”
團團之前曾在《團餐復工成本究竟有多高?8家團餐企業老板這樣說……》一文中,詳細闡述過這一現狀。新又好餐飲事業部CEO柯榮峰在談及這一話題時認為,這個成本解析為多個方面:為保證服務質量,人力配置基本沒有減少,導致費用占比急速提高;此外,餐標未變的前提下,營業額降低了,導致人力費用占比也高了。
那在現在這個階段,一個關鍵字就是抗!在采訪中,團餐企業透露出一個觀點:只要損失不大,盡量不去跟甲方提要求。
某集團聯合創始人分析,雖然目前經營壓力明顯,但大部分的定價權都掌握在甲方手中,需要主動和他們溝通,允許范圍內進行產品品類的調換,同時改變組合定價機制。“這是疫情解除前,應對經營壓力最直接的辦法。”
四川某餐飲集團總裁判斷,現在來判斷團餐行業需要幾個階段回到以前的水平,還為時尚早,因為學校還沒有恢復正常,而很多團餐企業的客戶大都是學校。
“站在團餐企業的角度,只要今年年度還是在盈利的,團餐公司也應該堅持一下,因為我們也應該理解一下客戶的困難。”張九利認為。
02
“重建期”:
一要修內功,一要拓業務
如果橫向對標社餐,基調是,誰先贏得利潤,誰能迎來春天:
預計餐飲業5月份能恢復到平時50%的水平,這期間,很多餐企因為之前保現金流,所導致的人員流失、運營力喪失等,需要一個重建周期,至少兩周時間來恢復元氣。
落腳至團餐,雖然現金流的壓力沒有那么大,但運營力的打造同樣是重點,同時,要找到新的增長點。
“第一階段先穩生存,加強與客戶和員工的溝通,能活下去才有下階段的事;第二階段再穩發展,在新增業務上要下下功夫。”某餐飲集團運營副總裁在談到這個話題時表示,“我們看到疫情期間的細分業務,比如團餐外賣、半成品和食材的零售、供應鏈的分銷,包括直播帶貨,這些都在團餐行業展露頭角,這部分輸出,不僅代表了業務增長板塊,同時也考驗了團隊的運營效果,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北京某餐飲集團在談到團餐復產復工的重建期時,提到了內功的修煉這一主題:“這次疫情,大眾和政府對團餐的要求都會提高,所以,如何通過內部管理、服務、流程、模式的設計與優化,使其更符合人們對于新時期團餐的安全認知與期望,將是下一個階段里,所有團餐企業即將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位受訪團餐人認為,在疫情進行期間,生意清淡是肯定的了。對于終年忙碌的餐企來說,這反倒成為一個對內梳理的好機會。整頓內部制度體系、加強線上培訓、上線管理系統,充分利用難得的大把時間,千萬不要在哀嘆行業蕭條中默默虛度,因為疫情過后就是第二波奔跑,讓企業贏在新的起跑線就在此時。
團團在采訪中,也詢問了團餐企業目前的主要內訓目標,約70%的受訪企業談到了對員工采購品控技能和分銷銷售能力的培訓上。
比如,有一家團餐企業,目前正在探索社群變現的功能,這是以往團餐很少重視的領域。
“拋開堂食,團餐自身的產品也在多元化,除常規菜品外,有自身特色的辣椒醬、熏、鹵、臘的產品也都有很多,而這部分產品變現,可以依托社群模式實現。”這位受訪者表示。
具體的做法就是每一個門店到客,都主動引導進入微信群,而員工自覺承擔社群群主的角色。針對社群特征和客群定位,研究用戶的喜好,有針對性地推廣不同的產品,或者對相同的產品做不同的包裝、宣傳設計。
03
“真正回暖期”:
外部競爭和內部競爭同時“上線”
能渡過以上兩個階段的餐企,會是真正健康的企業,將迎來下一波發展的機遇。
業內人士的觀點是,疫情會讓很多小的團餐企業倒閉,這個比例將達到60%,而剩下的團餐企業,會進行一場新的角逐。
蔣方源就提到,疫情過后肯定有一大波供應商更換潮,因為疫情影響,很多客戶的招投標事務都延后了,“如果你的資源儲備充足,那恭喜你,你就是丘吉爾說的‘不要浪費一場危機’的人。”
疫情結束后,消費者的就餐習慣的改變會立竿見影,這也是團餐企業需要去捕捉的。
“你看社餐最近,不管是西貝、還是海底撈,都在收購或者開始孵化新的項目,著力小店模式,把簡餐食堂化。”李亞東說,“而團餐在空間上,也將更多從外帶的角度挖掘家庭消費場景,依托豐富的客戶資料和詳細的客戶畫像(標簽),非常適合做定位社區的商品化產品。”
張九利告訴團團,在細分領域還是可以看到一些現象,比如以勞務托管的政府機關項目,本身受影響成都就不大,有的醫療機構和公共服務項目甚至比之前收入還有所增加,這部分會成為大家角逐的重點。
此外,因為團餐在此次疫情期間受到的沖擊明顯小于社餐,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所以很多行業外的企業開始轉入團餐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
04
關于好來客集團
廣東好來客集團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0000萬元人民幣,目前擁有3500多名員工,是一家以餐飲服務為核心,并涵蓋農場種植、食堂承包、食材配送、健康配餐、餐飲人才培訓、食品安全檢測、食品科技研發的綜合型企業。好來客采用“綠色食材基地+4D管理廚房+創新餐飲服務”的經營發展模式,保障客戶膳食健康安全,以創新管理引領后勤產業革命,全力打造從田地到餐桌的綠色通道。
好來客集團擁有近10年飯堂承包經驗,連續2年榮獲中國團餐集團10強,目前為300多家客戶提供團餐服務,是佛山食堂承包、廣州食堂承包、中山食堂承包、肇慶食堂承包、清遠食堂承包、韶關食堂承包、東莞食堂承包、珠海食堂承包、茂名食堂承包、惠州食堂承包、云浮食堂承包等地區及湖南食堂承包、江西食堂承包、貴州食堂承包、湖北食堂承包、河南食堂承包、浙江食堂承包、廣西食堂承包等地區乃至全國其他地區的食堂承包、飯堂承包、食堂投標、食堂加盟、食堂合作、學校食堂投標、學校食堂加盟、學生營養配餐的推薦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