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場里的“學生營養餐”,負面不斷:
2018年,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小學生把營養餐牛奶倒入水溝;
2019年,安徽阜陽某小學營養餐因味道差被孩子們倒掉,“溢出垃圾桶”……
孩子們的“吃飯”問題,一直讓各界密切關注,卻又“一言難盡”。
營養過剩or營養缺乏,不行!
有營養、口味差,孩子們不喜歡吃,不行!
夠美味,不夠營養健康,不行!
怎樣的學生餐,才能真正稱之為“學生營養餐”?
學生營養餐怎樣界定營養與健康,有哪些具體標準,如何一步步落到實處?
近日發布的《深圳市規范學生營養餐制作和配送工作實施方案》(下文簡稱“實施方案”)讓人眼前一亮。
深圳明確今年將在各區試點建設中小學營養健康食堂,并通過中小學生配餐信息平臺實現“智能監控”,保障每個學生都吃的營養健康。
“深圳模式”下的學生營養餐,正加快走向規范和精細化管理,這對其他地區的學生營養餐推進也許可以帶來啟發。
01
100個深圳孩子,近10個營養不良?
在深圳,幼兒園孩子早餐、午餐都在學校用餐,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午餐在學校就餐,孩子們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在學校是否吃得營養、健康讓家長們擔心,也經常被吐槽。
客觀地說,學生營養餐現狀不盡如人意,有方方面面的因素,也有現實的掣肘:
首先,中餐的飲食文化特色是追求色香味,有些與營養健康標準不符,學生餐存在營養健康食譜缺乏、專業營養師人才缺乏等困境待突破。
其次,目前我國學生餐規范化、標準化程度較低。
此外,家庭及社會缺乏正確的營養健康知識,學生挑食現象突出,食育教育剛剛起步。
在經濟發達的深圳,學生的營養健康問題突出表現為營養不良、超重肥胖等:
2018-2019學年深圳市近140萬中小學生的健康體檢結果顯示,營養不良率為9.74%,超重率為12.31%,肥胖率為8.42%,貧血率為3.23%,與營養密切相關的健康問題已經成為深圳中小學生主要健康問題,亟待改善。
02
試點營養健康食堂
超重肥胖學生可“定制營養餐”
2021年1月1日起,《深圳經濟特區健康條例》施行。當中有一條,點名要求把學生和孩子“伙食”搞好。
有一種響應叫“深圳速度”!近日,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市場監管局聯合發布了《深圳市規范學生營養餐制作和配送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具體解決方案。
據報道,深圳將在五所學校、五家配餐公司作為試點,設立營養健康食堂。
營養健康食堂對每餐供應的食物都有嚴格規定:
吃: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魚禽肉蛋類、奶豆及堅果類等四類食物中的三類及以上。
喝:提供純牛奶、低糖酸奶等奶制品,不得使用乳飲料。
食堂減鹽、減油、減糖:食堂要落實減鹽、減油、減糖措施,定期公示鹽、油、糖使用量和人均每天或每餐攝入量。逐步實現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于5克,食用油攝入量不高于25-30克,添加糖攝入量不高于25克的限量目標。
禁售高油高脂高糖食品:在食堂內,不得售賣高油高脂高糖的食品,如薯片、薯條、蛋糕、辣條、含糖飲料(奶茶、果汁、碳酸飲料、含乳飲料等)等。
營養健康食堂要配合學校和專業部門針對學生超重肥胖、營養不良、貧血等營養相關性疾病制定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方案,為不同需求的學生提供個性化的營養餐,并設置特殊菜譜,為超重、肥胖學生提供供能合理的營養餐,選擇性提供促進生長發育、保護視力、改善貧血等特殊主題菜譜供學生選擇。
可以看到,該方案既訂立了嚴格的標準門檻,體現科學、營養的膳食營養要求,又區分了不同體質學生群體的營養需求,在精細化管理上下功夫。
03
增設“健康家委會”參與監督
家長可以給學生餐打分
根據《學生餐方案》,深圳將建立家委會參與學生餐配送的監管制度。
家委會指定健康委員,按要求參加學生營養和食品安全知識技能培訓后,按照學校工作安排,通過開放日、陪餐制和對話交流等方式,參與學校食堂和配餐企業遴選和監管工作,并協助完成學生餐監管和監測任務。
在具體實施上,每個班級要推選1—2名家委擔任健康家委,并在全校組建校級的健康家委會。
健康家委會得懂健康,應當學習并掌握好學生營養健康相關知識,了解平衡膳食以及各類食物的營養價值,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并定期對其他學生家長進行宣傳教育。同時,還要協助學校加強對學生營養不良與超重、肥胖的監測、評價和干預。
與此同時,健康家委會將定期對學校食堂或配餐企業的食品安全管理開展檢查,包括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和學生餐配送企業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兩部分。家長將特別關注“減鹽減糖減油”, 可以給學生餐打分;食堂或者學校內部有小賣部的,也要檢查是否違規銷售酒精飲料,是否按規定規范張貼碳酸飲料健康提示標識情況。
04
“智能監督員”上崗
配餐信息平臺給食譜“打分”
為了更好地幫助學校和企業確保學生吃得有營養,提升從業人員營養知識知曉率,深圳也開發中小學生配餐信息平臺。
該平臺可以實現監管、營養配餐、膳食評價與指導培訓的功能:
可以自動計算每餐的營養量,也能監督學生餐是否減鹽減糖減油。
系統可根據營養均衡原則,對各食堂和配餐企業制定的食譜進行智能評分,并根據評分結果提供修改建議。
家長還能通過系統查看孩子在校用餐食譜及營養素分析的情況,還能獲取家庭平衡膳食配餐的指導。
05
將制訂集中供餐現狀評價方案
建設學生餐公共食譜庫和公共菜品庫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深圳也將制訂中小學生集中供餐現狀評價方案,各中小學校食堂和學生餐配送企業配合完成集中供餐現狀評價調查工作,內容包括學生餐營養現狀、配餐流程、就餐環境等。
此外,全市各學校食堂、配餐企業應按工作要求,配合建設深圳市學生餐公共食譜庫和公共菜品庫,并鼓勵各學校建設特色食譜庫和菜品庫。
06
未來從業人員要“持證上崗”
目前大部分學校食堂或者配餐企業都沒有專職的營養師,飯堂廚師、阿姨們對營養知識也是一知半解。
“我們走訪發現,即便學校食堂和配餐企業有營養師,但由于配餐量大,營養師在計算配餐營養量的時候效率低,這也導致了營養配餐成為負擔。此外,學生餐從業人員營養知識知曉率普遍偏低,除了營養配餐上的問題外,重油鹽也是目前學生餐的突出問題。”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肥胖與代謝病防控科熊靜帆主任表示。
對于大部分配餐企業和學校食堂沒有專職營養師,營養師的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實施方案》要求未來從業人員要“持證上崗”。
深圳中小學生配餐信息平臺還能實現從業人員的在線培訓。
根據《深圳經濟特區健康條例》規定,“學生餐配送企業和中小學校、學前教育機構、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食堂應當按照規定配備營養工作人員,供應符合學生、嬰幼兒營養餐標準的食品”。
為此,市衛生健康委牽頭開發了第1期從業人員學生營養健康培訓課程,各單位新入職的員工需完成線上培訓并取得合格證后方可上崗,原在崗從業人員未取得合格證者,應重新學習培訓課程,直至考核合格為止。
07
完成目標分三步走
2025年從業人員營養知識培訓全覆蓋
為了實現學生舌尖上的好營養,《實施方案》也明確KPI,分三步走完成目標。
首先,在2021年,推廣使用深圳市中小學生配餐信息平臺,學校食堂和學生餐配送企業使用比例50%以上;學校食堂和學生餐配送企業從業人員營養知識培訓覆蓋率達到80%,營養知識知曉率達到70%;各區建設營養健康食堂或學生餐配送企業營養配餐試點單位至少1家。
2022年,學校食堂和學生餐配送企業平臺使用比例80%以上;學校食堂和學生餐配送企業從業人員營養知識培訓覆蓋率達到90%,營養知識知曉率達到75%;各區建設營養健康食堂或學生餐配送企業營養配餐試點單位至少5家。
最終,到2025年,學校食堂和學生餐配送企業平臺使用比例達到100%;學校食堂和學生餐配送企業從業人員營養知識培訓覆蓋率達到100%,營養知識知曉率達到80%;各區建設營養健康食堂或學生餐配送企業營養配餐試點單位至少10家。
少年強則中國強。
不少發達國家在學生營養餐規范標準上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比如,我們的鄰國日本,就專門為學生營養工作立法,營養餐標準精確到以“克”計算,有些學校還配備了專職營養師負責營養搭配,食育教育也成為標桿式存在。
目前看來,深圳發布的“實施方案”正逐步與國際接軌,并且體現了自身特色。
比如,建立家委會參與學生餐配送的監管制度,開發中小學生配餐信息平臺等,都彰顯了現代公共治理的科學與精細。這些要求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也是普及營養知識的過程,能讓他們受益終身。
深圳學生營養餐“實施方案”的推進實施,為各地提供了先行示范,期待我國的學生營養餐健康發展!
本文轉載自團餐謀。